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奇特的一生》

发布时间:2025-06-20    作者:    来源:    编辑:lib    供图:    阅读量:

《奇特的一生》

(苏)格拉宁著 康其慈译 侯焕闳译

本馆索书号:B848.4/2369

内容简介

认真对待时间的人,才能不被时间辜负。

我们一边感慨时间飞逝,一边慷慨地任由时间流逝,点开微信、微博等APP,手指滑动间,时间悄然流失。时间管理,应成为当下每个人的必修课,每个人都理应切实有效地管理时间,而非任由它从指间不留痕迹地滑过。

本书是作者在好友时间管理领域巨匠科学家柳比歇夫逝世后,根据其日记创作了介绍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文献性小说,还原了柳比歇夫的一生,用真实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这种被无数人追捧的时间管理法是如何一步步完善、改进,并最终帮助柳比歇夫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内容摘录

1.想要在科学中有所建树,必须有钢铁般的意志,再辅之以理想。纯粹理想主义者总是挨骂,说实在的,凭什么?一切从理性出发,这难道不好吗?理性与道德并不相悖。恰恰相反,真正的理想一贯排斥卑鄙下作,理想的人明白,道德终归比不道德有利。

2.事实上,人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短暂。问题不在于寿命或者劳作强度,人可以活在每一天当中的每一个小时,每一个小时里的每一分钟,并且保持恒定的产能。人生足够漫长,完全可以再尽情工作之余,读好多书,掌握好几门外语,还可以去旅行、听音乐、陪伴孩子、感受农村和城市、侍弄花园、指点后辈……如果我们自己慢了,那人生就快了。我们只活在优选的时刻,只记得住生命的浓缩。半小时对我们来说算不上时间。只有当时间汇成了海洋,铺成了广场,我们才准备一展身手。一旦时间不够充裕,我们就会借口外界干扰或客观条件。客观条件真是屡试不爽的好借口,用来推卸责任实在是太方便了,浑然不觉间,这些借口已经腐蚀、削弱了我们的心灵。

3.他有的不是爆发,而是坚持,从不放松的自我监督,日复一日,不断给自己加码,从不股息纵容自己。可要知道,这也是功勋啊,而且是极大的功勋!功勋就在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他背负着自己的十字架,须臾不肯放下,却并不指望名誉或者光环。他对自己提出要求,而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越多,就越清楚自己的不足。这种日常而恒久的功勋,恰恰是最艰难的,需要持续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检查。

4.一切都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唯独时间是我们的私产。大自然交由我们掌控的只有这一样流动不居的东西,但即使是它,任何人只要愿意,随时都能从我们这儿拿走……人们毫不珍惜别人的时间,尽管它是唯一一样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