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唐诗里的烟火人间》

发布时间:2025-06-13    作者:    来源:    编辑:lib    供图:    阅读量:

温伯陵著|中国致公出版社|2020.08

本馆索书号:K825.6/1135

内容简介

很多人认为,诗词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情感就代表了作者本人,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并不准确。比如我们印象中豪放洒脱的“诗仙”李白,实际上一身都为功名所累;“诗圣”杜甫年轻时曾是一纨绔子弟,后来屡遭挫折才渐渐接了地气;号称“诗佛”的谦谦君子王维,也曾写过歌功颂德给皇帝拍马屁的诗;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实际上也热衷于功名,只是由于自己情商不够一直碰壁而已;都说高适是诗人,实际上带兵打仗、建功立业、治理地方才是高适的主业,写诗不过随手而已;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种千古名句的多情种子元稹,也曾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抛弃过多位相恋过的女子;出身寒门才华横溢的宋之问,为了往上爬,居然不择手段,有奶便是娘……

唐诗就是唐朝人的微博,它承载了唐朝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狂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闲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悲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唐诗是唐朝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工具,而读唐诗则是了解唐朝诗人,甚至是了解唐朝的方便法门。

文章选读

颜真卿——用一身正气,给大唐留下一个光辉的背影。做人,就是要方方正正。

韩愈——我用一支笔,捍卫着大唐的底线。一辈子说真话,一辈子得罪人,就为了给盛唐气象托底。

罗隐——与自己和解才是人生第一要事。所谓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不再执拗地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王维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典范。他是我一直想成为的人,哪怕终究只能望其项背,这条修炼之路也要一直走下去。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李白的少年心,其实也是少年中国的气质。唯有如此,不屈服于命运、奋斗不息的李白,才能代表盛唐,并且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