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伯庸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01
本馆索书号:K248.09/78
本书共分为六卷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
这里的每个故事都相当有趣,其中第一卷《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尤为精彩。这一卷讲的是隆庆年间徽州府歙县有个叫帅嘉谟的人,虽文武资质平平,但是对数字敏感,是个数学学霸。学霸喜欢做题便在歙县架阁库中找到了徽州府历年的税粮账册,里面涉及各种加减法。
在做题之中,学霸发现这里面出了大问题:徽州府每年向南京缴的粮税里面有个名为“人丁丝绢”的项目,这一项目不仅数量大,要每年8780匹生绢,而且还要由歙县来独自承担。学霸产生了疑问:为何不能六县均摊,而是歙县自担?
学霸的钻研精神促使其去查阅资料,发现这是一笔糊涂账。这个“人丁丝绢”确实应该由六县共同承担,发展到后来,突然变成歙县一个县的负担。
学霸本着一心为民的政治抱负,准备为歙县人民讨回公道,可是这条路并不好走。他给上级部门呈文讲明此事,上面很是重视,下令彻查。虽然这件事对歙县来讲是好事,但对徽州府其他五县来讲可就不是好事了,于是就这件事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大家互相泼脏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片混乱,甚至造成了各个阵营暴乱的局面。村民们拿起武器,攻占县政府......
这不可收拾的局面该怎么解决?我们的学霸为什么最后必须死呢?故事很长,希望大家可以自己走进书中,慢慢去阅读。
一直以来,对于历史,我们似乎过多地视其为一门学科,我们学习的也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很少有人会讲一些普通人的故事,以至于造成一种历史就是“英雄的历史”的假象。
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里的“人民”必然包括普通老百姓和社会底层民众这些经常被史书忽略的个体。
而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讲述了普通人在史书中被一笔带过,甚至从未被提起的历史,但是他们的行为确是真实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作者从浩浩汤汤的大明历史中选出六个小小的故事,通过丰富的细节来考察某一个切片和某一个维度。这些都是具体而微的细节,但恰恰从这些“小”中,我们能真切地见到“大”的意义。这本书可以称为“小人物的历史”,从一个更低的姿态去审视历史,去展示普通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诉求。作者从这些真实的细节之中展现了大明王朝“成”与“败”的原因,也为我们研究和理解历史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