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文城》

发布时间:2023-09-07    作者:    来源:    编辑:lib    供图:    阅读量:

一杯水,

你渴的时候觉得它贵如黄金,

不渴的时候觉得寡然无味;

一束阳光,

你冷的时候觉得它温暖无比,

你热的时候觉得它燥热可恶;

一个人,

你爱的时候想不离不弃,

不爱的时候却避之不及。

世间万物,

没有对错,

对错,在乎你的一念之间而已。

——余华《文城》

作家余华在2021年新推出了作品《文城》,经过8年的沉淀,我们又看到了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化大作。《文城》的很多写作手法与象征意义都和余华老师的前几部作品非常相似,苦难与艰难依旧是其描写的主题。在余华老师讲述故事的字里行间也映射出人性的美好与坚毅。

《文城》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林祥福和他漂泊的一生。清末民初,林祥福与纪小美相遇、相爱,但小美在生下一女儿后突然离开,杳无音讯,林祥福决定寻找小美所在的“文城”。在那个连生存都困难的年代,他从长江以北跨到江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一心一意只为了追求属于自己内心的美好。

林祥福带着女儿一路南下到溪镇这个陌生的地方后,靠着敦厚朴实的品质和夜以继日的劳作,他最终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从青年到中年,林祥福经历了时代的动荡,但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当地人都不明白他为什么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安家,他的过去和他一直寻找的那座“文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

本书的小说是典型的悲剧结尾,但人性的光辉始终闪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像书中阿强安慰小美的那句话“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总是萦绕在读者的心头。文城也许是不存在的,但这个“城市”象征着美好,它总会存在,就如每个人都在不断追求着自己内心的美好。

作者简介

余华,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2018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