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认知觉醒》

发布时间:2023-06-20    作者:    来源:    编辑:lib    供图:    阅读量:

认知觉醒

——不做醒着的睡着的人

如果你想变好,却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想勤奋,却总是心生惰性、自我消耗;

想努力,却总是比拼毅力、苦苦支撑;

想精进,却总是弯路不断、迷茫无助。

那么《认知觉醒》这本书大概率能够帮助你深度思考、静心行动,并促进你发生真实的改变。

周岭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本馆索书号:B848.4/4655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36岁时还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普通人”。对生活没有主张,对命运别无选择。熬夜,酗酒,打游戏;胡吃,海喝,睡懒觉。然而当有一天,两位朋友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变时,他“害怕”了。

他发现,当命运的出现偏差时,他别无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油然而生,他意识到不能再颓废下去了。

他要让脑子变清晰,不再稀里糊涂。

他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大量学科,了解了部分规律和真相。知道了可以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

而这些宝贵的经验,都被写进了《认知觉醒》这本书中。

如何摆脱内耗,构建对世界的认知?

1摆脱内耗

内耗的产生源于对自我的无知。我们想要的太多,但是愿意付出的太少。

就像作者在书里说,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问题反过来看,比如说:

·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耐心,得耐心者才能得天下。耐心是我们破解焦虑的利器,学会延期满足,我们将得到一切。其次就是要学会在拉伸区进步。具体而言就是要去做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速成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能力边界慢慢地去拓展,并在拓展中逐渐感受自己的进步。

2消除模糊

“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这是目前大部分人所存在的困惑。

我们会发现,知道得越多,见识越广,越会感知到自己的无知。为什么呢?可能是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产生了无知的畏惧;也可能是知道了学问的无穷,选择性太多反而更迷茫。无论哪种原因,都会让我们没有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难以改变自己,要么是想要的太多,方向未定,最终导致什么都得不到;要么是执行力太弱,懒精作怪,从而学无所成。

其实,通往罗马的路千万条,方式有千万种,但是瞄准一条道路,利用一种方式,运用到极致你就能到达罗马。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想尽一切办法找出那个最重要的选项,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如何去找寻这个重要的选项呢?

书中给了我们三点建议:

1.找那个对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目标事件。

2.找那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事件。

3.找到那个能够串联自身资源和能力的目标事件。

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要从不确定中寻找到内心的那丝确定性,消除一切模糊概念,让目标清晰,让行动果敢,你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3立即行动

先改变,现在永远是最好的开始!

大部分人认为,已经虚度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这把年纪,无需改变,也无法改变了。然而,改变从不与年龄有关,而且任何时候改变都不晚,若现在的你放弃去改变,五年、十年后肯定仍是老样子,若从现在开始行动,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

作者曾说:“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

褚时健 74 岁才开始创业种橙子;摩西奶奶 76 岁才开始学画画;王德顺 79 岁才走上 T 台。突破舒适区,我们的人生就已经不一样了。

最后,正如作者所说,这个世界是有认知层次的,处在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人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想要打破这个悖论,只有让自己行动起来,将认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做出不同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