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猫城记》

发布时间:2022-05-04    作者:王思婕    来源:图书馆    编辑:施松果    供图:王思婕    阅读量:

猫国是热闹的,在这热闹景象中我看见那毁灭的手指,似乎将要剥尽人们的皮肉,使这猫城成个白骨的堆积场。

---《猫城记》

猫城记

老舍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20

本馆索书号:I246.57/326

“良心是大于生命的,再见,地球先生。”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年,33岁的老舍发表长篇讽刺小说《猫城记》,借火星上一座荒诞的猫城,述说了他眼中彼时中国的真相。由于“对人性超越时代的洞察”,《猫城记》在海外是知名度仅次于《骆驼祥子》的老舍作品,有日、法、英、德、俄、匈语六种译本。而在小说的后半部分,老舍一语成谶,预言了自己和中国后来的诸多遭遇。飞机坠毁在火星,“我”误入火星上最古的国“猫城”,结识了形形色色的猫人:大地主、政客、诗人兼军官的大蝎,世事洞明而敷衍的小蝎,只抢迷叶与妇女的猫兵,守着八个小妾的公使太太,杀人不犯法的外国人,打老师的学生,卖文物的学者,起哄为业的党棍,抢着投降的军阀…… 一声炮响,繁华落尽。

《猫城记》通过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老舍讽刺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以及现实社会的人情冷暖,并且巧妙的规避了很多写作上的阻力和障碍。既可以避免直刺当局而造成麻烦,又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加大了讽刺力度。《猫城记》中的人物对比非常的鲜明,讽刺意味也非常的强烈,同时也折射出老舍先生的悲观与绝望。这些都是老舍先生写《猫城记》的艺术特色。

同时,有人对《猫城记》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文学评论家王淑明:“《猫城记》是成功的!在独特的风格里,包含着蕴藉的幽默味,给一个将近没落的社会,以极深刻的写照。”

美国作家赖尔:“除了文学价值之外,它作为1930年代初期社会文献资料来说,有极大的价值。”

作家梁实秋:“《猫城记》标志着老舍艺术思想的成熟,特别是作者在痛快淋漓地讽刺现实时,还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态度。”

精彩摘录:

1.猫国人是打不过外人的。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外国人们自己打起来。立志自强需要极大的努力,猫人太精明,不肯这样傻卖力气。所以只求大神叫外国人互相残杀,猫人好得个机会转弱为强,或者应说,得个机会看别国与他们自己一样的弱了。

2.悲观者是有可取的地方的:他至少要思虑一下才会悲观,他的思想也许很不健全,他的心气也许很懦弱,但是他知道用他的脑子。

3.在猫人里没有一个是充分明白任何事的。因此他们在平日以摹仿别人表示他们多知多懂,其实是不懂装懂。及至大难在前,他们便把一切新名词撇开,而翻着老底把那最可笑的最糊涂的东西——他们的心灵底层的岩石——拿出来,因为他们本来是空洞的,一着急便显露了原形,正如小孩急了便喊妈一样。

4.然后,一团血红从裂云中跳出,不很圆,似乎晃了几晃,固定了;不知什么时候裂云块变成了小碎片。联成一些金黄的鳞;河上亮了,起了金光。霞越变越薄越碎,渐渐的消灭,只剩下几缕浅桃红的薄纱;太阳升高了,全天空中变成银灰色,有的地方微微透出点蓝色来。

5.心是一棵树,爱与希望的根须扎在土里,智慧与情感的枝叶招展在蓝天下。无论是岁月的风雨扑面而来,还是滚滚尘埃遮蔽了翠叶青枝,它总是静默地矗立在那里等待,并接受一切来临,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6.东方渐渐发了灰红色。一会儿,一些散开的厚云全变成深紫的大花。忽然亮起来,星们不见了。云块全联成横片,紫色变成深橙,抹着一层薄薄的浅灰与水绿,带着亮的银灰边儿。横云裂开,橙色上加了些大黑斑,金的光脚极强的射起,金线在黑斑后面还透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