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目光》

发布时间:2021-09-30    作者:王思婕    来源:图书馆    编辑:施松果    供图:王思婕    阅读量:

一场生命旅行,记录沿途风景

有时走在泥泞小道,也看过繁花似锦

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会锁上枷锁

如果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拥抱黑暗

清晨,熹光会温暖地拂过你的眼眸

指引你拨散乌云,一路追寻微光

愿你迈过山川,向光而行

目光

本馆索书号:I267.1/1700

《目光》是由陶勇医生和他的好朋友李润一起完成的。由周国平、倪萍、白岩松作序,这本书是一名医生的沉思录,从医生的角度和眼光出发,讲述了对医学初心的的坚持,对于遭遇伤害的认识和感悟,对所遇之事的思考和未来医学事业的展望。

贾平凹先生是这样评价此书:《目光》一书,实为一名眼科医生对人心、对世界的视察与所悟。拳拳之心,切切之情,让人动容。思维之广,远见之深,让人惊叹。

阅读此书,你会发现陶勇是一个内心很强大的人。他把医学事业当成信仰,学医之路漫漫,从医之路艰辛,而他在枯燥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在钻研课题和实践中感到充实和满足。人如果能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爱好,并能独自享受,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幸福,他觉得他是幸福的。他还特别喜欢参与医疗公益活动,走进偏远山区为贫苦百姓看病。他说:“当患者在我手里重见光明,他们脸上激动的表情会让我忘掉所有的困难。”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马走陂,虽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制。”过度的善和恶都是极端的边缘,可善良亦需要自带锋芒,即使他被患者的“恶”重伤,但仍然坚持心中的善念,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仍然活在阳光之下。

《目光》让你感受到陶勇如同向日葵一般渴望,永远都在向光而行,追寻太阳坚定而磐实。我们也许都很渺小,也许可以承认平凡,但是却不能平庸。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为了拯救人类的精神,唤醒了民众的觉悟。而现代社会有陶勇,追求极致精神的他,追求以终生为“医道”的他,也许再也没有机会拿起手术刀,但他用心血谱写了这本至深之情的书,医者终至医心。

经典语录

1、我时常问自己,何德何能拥有这么多人的爱,而这些爱不掺杂名利、目的,是最真切的爱护。他们是不幸的,上天在他们的眼前蒙上了一层黑纱,但他们的内心却通透明亮。

2、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站在道德制高点,在衣食无忧、生活安定、有稳定生存保障的情况下,去评判他人是好是坏,我们以善恶武断定义他人;而事实上我也经常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也穷困潦倒到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时候,我会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吗?

3、“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马走坡,虽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制。”为善,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不仅要坚持善良的初心,同样也要有明智的头脑以及机智的行动。从这一点来看,我的“善”在他眼里并不是“善”,而是伪善,那么我就缺乏了明智。我希望在我未来的从医道路上,我能多一些智慧,辨识善恶,以机智的行动去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