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年来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它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季羡林

《悲喜自渡》由四章内容组成,分别为《寂寞我想逃》《人间草木心》《万物多欢喜》《聚散本无常》。共收录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创作的三十七篇佳作,细腻的笔触,借物感怀,记录他回忆中那些孤独、思念、缅怀和小细节处的美好。草木情怀,养猫日常,回忆故人往事,娓娓道娓娓道来的讲述,淳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
人有七情六欲,人生更是忧喜参半,读完这本书之后,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季老的描述中,让我觉得他的悲也不那么的悲,喜也不会过了头的喜,要想过上平静喜悦的生活:一看个人的秉性,二靠岁月的沉淀。能够平静的看待与接纳人生的起起落落才是动人的品质。能够将大起大落视作为小起小落或许将是最了不起的天赋。
书中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劝我们关注自然和人生,劝我们好好生活,方能有自己的悲喜,有自己的回忆,人老了之后才能有寄托,就算遗憾颇多,回忆起来仍能笑中含泪,人生才有意义。
黄昏之时,垂垂老矣,躺在摇椅上,苍苍老人能剩下什么呢,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将故事连成线,悲喜自渡,晃晃一生,或是波澜壮阔过,但终究归为平静。
文中描写有两处,印象最为深刻,一处是母亲,一处是荷姐。
关于母亲,季老在回到故乡后是这样描述的:“我在外面工作,不能用全部时间来怀念母亲;而母亲是没有活可干的,她几乎是用全部时间来怀念儿子。”
季老本寄托于大学之后找到安稳的工作,便把母亲接到身旁,但是,谁也不曾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自分别八年,未曾见过一面的就这样的走了……
关于荷姐,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季老在文中是这样的描述的:“一谈到悔不当初,我就必须说,这是我们自己酿的一杯苦酒,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品尝。看来,要想见到荷姐,只有梦中团圆了。”
荷姐本是季老娶媳妇的第一选择,但因季老要奔赴德国留学,后又恰逢战争无法回国,至此分离,遗憾错过。
这本书附赠了两个书签,拼起来就是:“悲喜自渡,他人难悟”其实,季老无非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生任何时候,都是自难自渡的,如果你不能这样,也要在人生的艰难时刻咬紧牙关,关关难过关关过。
最后以季羡林先生另外一句话结尾:“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但完美的人生,也需要低潮。”所以,你也要相信,无论何时,人生绝对不会只有痛苦,请你再开心一点,再努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