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晓声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22.08
本馆索书号:I267/6596
馆藏地:文艺阅览室
01内容简介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送给彷徨者的解惑之书,也是梁晓声的人生总结与心灵独白。在本书里,既有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家庭、父子、母子、兄弟温情的回忆与勾勒,更有对生活、社会的哲思与热望。温厚与清醒、严肃与幽默、小情愫与大情怀兼具,正如作者所说“人生如梦,当活出几分清醒”,也当活得真实自在,有温度,有力量。平常是人生的大多数状态。淡定地守望着自己的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02内容摘录
1.我在安平街上度过的学龄前的童年时期,乃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期。家里的生活尽管清贫,但在那个年代,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极低极低的。这样的人类自然是容易快乐的。我的回忆使我至今相信——如果说人类的不快乐有三分之二是由于清贫所致,那么也许有三分之一恰恰是由于对享受式的生活太过奢望而自造自加的烦恼吧?
2.爱出风头的年龄早已过去了,与多情的年龄一块儿过去了。从个人的教训中,从别的爱出风头者们的庸俗中,体会到了这种庸俗实实在在是对一个人自己的莫大损害。也就学会了一点自尊。人既从自己的教训中发现自己的劣点,也是从别人的庸俗中总结出自己应当如何做人的原则的。
3.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一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母亲变成老太婆了。那支笔,也可以说早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了,但我却要永远保存它,永远珍视它,永远不抛弃它。
4.我的童年和少年,教我较早地懂了许多别的孩子尚不太懂的东西——对父母的体恤,对兄弟姐妹的爱心,对一切被穷困所纠缠的人们的同情,而不是歧视他们,对于生活负面施加给人的磨难的承受力,自己要求于自己的种种责任感,以及对于生活里一切美好事物的本能的向往,和对人世间一切美好情感的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