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谈美》

发布时间:2024-02-02    作者:    来源:    编辑:lib    供图:    阅读量:

01

朱光潜著|古吴轩出版|2021.07

本馆索书号:B83/235

02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03

《谈美》立足于中国传统,通过美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生活的情趣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本书按照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特点等的顺序层层展开,一步步提出了美学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作者用书信体的形式写作,始终以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把自己对审美、艺术、欣赏、创作、人生的深刻体悟,流淌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它对于认识美、欣赏美、运用美、创造美,都会产生深远向上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走出美的迷雾,激励人们在生活之路上美好地走下去。本书亮点 大众美学的普及经典,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之作。立足于中国传统,通过美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生活的情趣性。150多幅高清大图,犹如一个美的博物馆,徜徉其中,领略美,感受美,开创经典的新读法。无论是从中小学生阅读,还是大众在生活提高以后对美的需求上,都是绕不过的一本书。

04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重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并有多种美学译著行世。

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05

1.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2.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3.美的欣赏也是如此,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不过美的欣赏和寻常恋爱有一个重要的异点。

4.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

5.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话说:“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本来是很酸辛的遭遇到后来往往变成很甜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