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荷塘月色》

发布时间:2024-01-05    作者:    来源:    编辑:lib    供图:    阅读量:

《荷塘月色》

朱自清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18.06

本馆索书号:I266/1892

PART.01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1925年暑假后,北京清华学校加办大学部,成立国文系,俞平伯推荐朱自清为该校教授。8月,朱自清来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此时的他单独而来,住在清华园的古月堂,家眷仍然留居白马湖。10月20日,朱自清在《语丝》第48期中发表诗作《我的南方》,表达对南方的怀念。“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彷徨,羽毛般地飞扬!”此时距离他北大毕业,正好五年。1927年1月,朱自清接着北来,住在清华园西院,从此定居北京。该年7月创作了散文《荷塘月色》。

PART.02内容简介

此篇散文是书写夏日深夜误入荷花丛中的感想,描绘了一幅清华园中夏日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图,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寄托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全文构思新奇精巧,语言清新典雅,景物描绘细腻传神,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PART.03作品评价

此文凭借书写精致的语言表达,更引人入胜的是把夏夜自然之美与时代人心之深相,将美好的荷花与自身精神世界融汇在一起,读到深处,令我不禁联想起“桃花开尽满园春,青荷暗度芳蔓香。”把花开艳丽的春天与荷叶绿绿的夏天融为一体,表现了荷塘多姿多彩的景色;“有一种悲哀叫做孤独,有一种悲哀叫做朋友。”这一句句深情,让人唏嘘不已,几乎把人性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荷塘月色千层香,月移荷影入池塘”。抒发了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面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充分地概括了人与自然美、思想与感情美等多方面的美感,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它用细腻的笔调,充满活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奇妙的图景,让人感受到美的心灵,令人激动不已。

PART.04美句赏析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