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岁月静好:蒋勋日常功课》

发布时间:2023-12-22    作者:    来源:    编辑:lib    供图:    阅读量:

“我们无法避开冬至,正如我们无法避开人生的至暗时刻,作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我没有理由回避冬至。如果回避,简单的人生,也会缺少一种历练。”

“这一天,所有隐现的日光,都将透过你握着风的掌心,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汤松波《冬至》

今天冬至,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之中最漫长的夜晚。昼最短夜最长的冬至,是这一年的最后一道关隘,尽管冬天难免寒冷凛冽,越过它,人生的美好也终将随着新春一同到来,与你轻松地打个照面。

雪轻轻地落下,有书在手上,有饺子汤圆在腹中,愿这份恰到好处的充实能够融化这一年所有的不快乐,为你的眼里添上光彩,为你的心中带来希望。

《岁月静好:蒋勋日常功课》

蒋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11

本馆索书号:I267/5089

《岁月静好:蒋勋日常功课》是一本让人静下心来思考的书。蒋勋以二十四节气为时序,书写了日常生活中面对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省思。这本书不仅蕴藏着自然流变的节奏,也提醒着我们在时序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蒋勋通过描绘不同节气中的景象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节奏。从立春的春天声音到惊蛰的醒来,再到清明的安静等待,每个节气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情感。他在芒种中相遇和告别,立秋时专心凝视一朵花,冬至时储存隐忍。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起伏。

除了对自然的描绘,蒋勋还通过书中的文字,向读者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他鼓励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静,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自身的内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和意义。他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时刻,不论是春天的到来还是冬天的寒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去体验和珍惜。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描写自然和节气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和心灵的启示录。蒋勋的文字让人深思,让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生命的态度。他的功课不仅是他自己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岁月静好:蒋勋日常功课》是一本让人心灵得到滋养的书籍。通过描绘自然和节气的变化,蒋勋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短暂。他的文字深情而温暖,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让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散文集,更是一本引领我们走向内心平静和宁静的指南。

文章摘录

1、我应该在节气推移间,学习聆听更多生命的对话

连续几天都在观看北方冬天的树。在南方的岛屿长大,很少有机会看到树叶全落光的寒林景象。有树叶的树,树叶浓密的树,树叶长得快的树,枝干多被遮蔽了,不容易观察一棵树的主干如何分出众多杈丫细枝的秩序。 树叶多,浓荫蓊郁婆娑。北国寒林,落叶后,树枝的线条却简单洁净,好像生命摆脱了多余琐碎,回到本质的单纯静定。 宋朝山水有“寒林”一格,像李成就以画寒林出名,可惜李成真迹传世不多,后人理解不深。

大自然的生命和节气对话,春天多雨水,阳光温暖,便多发枝叶。入秋入冬,北国气温骤降,干冷飘雪,一棵树要在严寒冷峻的狂风暴雪中生存,必须舍离所有的叶片,把养分储存到根和主干,才能度过寒冬,用数个月的隐忍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复活”。 欧洲宗教有“复活节”。北方漫长的寒林枯枝景象,使春天来的时候显得特别喜悦。 连日来,晨跑的人都停下来,抬头看树梢高处一点一点刚刚发芽的闪耀的新绿。冬天要过去了,人们脸上也流露着微笑的光。 寒冷,使生命严峻、坚毅、冷静,这是在南国岛屿的温暖中长大的我,应该更谦卑学习的吧!

我应该在节气推移间,学习聆听更多生命的对话。

2、安静等待自己花季的时刻

春分到清明,苦楝、杜鹃、白流苏、木棉、刺桐,都陆续盛放,姹紫嫣红,今年的春天是特别缤纷的。 河岸边只有一棵大凤凰木还是上一个冬天枯枝杈丫模样,有点孤凄。 这一株高大的凤凰木,花开时应该已经到夏天七八月了吧。最近几日它也感觉到春天来了,在弯垂又向上仰起的枝梢顶端冒出了一簇绿色新叶,迎向曙光,仿佛从长长的睡眠中开始慢慢苏醒了。

我们有时会忽略没有开花的树,花期还没有到,看到别的花灿烂夺目,可以不焦虑、不着急,安安静静、沉稳内敛,储蓄自己的生命能量。 要有多么充足饱满的自信,才能懂得沉默安静。安静等待自己花季的时刻吧。不招摇、不张扬,这棵凤凰木一定对自己七八月将要来临的花季充满信心吧。 文人自古爱菊花,因为不争春夏,静静等待自己的秋天,“一样开花为底迟?”林黛玉的《问菊》,自赏孤芳,很孤独,却有自信,也有点自负。 我很爱凤凰花,它是岛屿夏日的盛艳之花,在蝉声嘶鸣的炎热里如血点般洒开,美丽而壮烈。

然而现在还不是它的季节。 春天百花烂漫,却似乎都不及凤凰花如火焰般的燃烧熠耀。每一种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季,到每一朵花前停留驻足,学习花季更迭的秩序,赞叹开花的华美喜悦,也学习不开花时孤独的静默。 夏天,我会回来,看这一棵大凤凰木的盛大灿烂。

3、水流心不竞

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杜甫《江亭》诗中的两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常常看水、看云,知道不和他人竞争的快乐,领悟慢下来像云一样悠闲的自在。当然不容易,一生也许只是努力做好一两句诗的生命功课。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在不同年龄,可能更希望直接做到“坦腹江亭暖”的惬意舒适,在江边解开衣服让阳光晒一晒久违了的肚皮。一首短短的诗可以陪伴一生,不同时刻有不同的感受。 再过五天就立夏了。清晨五点多,走在田陌间,看渐渐醒来的春末夏初的绿,这样绿,慢慢苏醒的青绿。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也许杜甫也领悟过生命复杂纠结的状态,焦虑、绝望、伤痛,都要过去,陷溺其中,理不清楚头绪,只好祝福各自生长、各自了结的生命。懂了生命各自完成的“自私”,看欣欣万物,也可以这样胸怀宽阔吗? 但是走在田埂上,我还是跳出“江东犹苦战”一句,心里一惊,知道这样晒肚皮多么奢侈,也多么不安,回首看世界,也还是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