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梦溪笔谈》

发布时间:2023-09-28    作者:    来源:    编辑:lib    供图:    阅读量:

梦溪笔谈》

一部九百年前的百科全书

《梦溪笔谈》是一部由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所撰写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除文史艺术内容外,自然科学和技术内容约200条,为其重大特色,广及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工技各科,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该书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接下来就由图图带领大家走近这部里程碑作品——《梦溪笔谈》

(北宋)沈括著|万卷出版公司|2019.03

本馆索书号:I264.41/19

写作背景

1082年(宋元丰五年)后,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约1088年前后(元祐三年)住润州,在那里修筑一座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沈括因不愿涉及朝政,所创作的都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成书于1086-1093年间。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因此便以该园名为书名,曰“梦溪”。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两者串列并称,则为《梦溪笔谈》。

作品简介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全书共30卷,含《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分17门,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记述有20多条。研究者认为沈括对古代天文科学、历法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改进了一批天文仪器。如浑仪,沈括大胆改进了其结构,取消了浑仪上不能正确显示月球公转轨迹的月道环,放大了窥管口径,使其更便于观测极星,既方便了使用,又提高了观测精度。沈括还改进过壶漏、圭表等。二是对天象进行细致的观测,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与观测结果。例如,沈括用晷、漏观测发现了真太阳日有长有短。经现代科学测算,一年中真太阳日的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仅为51秒。三是提出了“十二气历”说,较好地解决了古代历法中一直存在着的阴阳历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四是在担任司天监职务期间,大胆起用布衣卫朴进行历法改革,也针对当时司天监、天文院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过整肃。

历史价值

《梦溪笔谈》是一部综合性的随笔杂记,由于沈括的博学态度和态度严谨,使这部书直到今日在国内和国外,都保持着很高的评价。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这之前,早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翻译本。书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不愧为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宋史·沈括传》作者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在眼光普遍被局限的古代,人们对工匠、科技的理解非常狭隘,但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不能因此消亡而沉寂下去,《梦溪笔谈》的意义正在于此,它考证北宋时期的一些科技人物和重要发明,反映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愈久而弥珍,为现今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与其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