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悟空传》
“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人物可谓是家喻户晓,作为《西游记》里面那个足智多谋、武力超群、不怕天不怕地的美猴王,深得无数人的崇拜与喜爱。而在《悟空传》中的孙悟空一反电视剧《西游记》里的常态,他有点暴躁、有点偏执、敢于追求真理和自由、不认命不放弃……
他熔岩为甲、挥炎成袍,踏南天、碎凌霄,勾去生死簿,大闹天宫,带走阿瑶。一只如意金箍棒打醒痴心之人,战那漫天诸佛,宁愿死也不愿意输,他是不败的,超脱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他说:“我要听到天的痛哭,我要听到神的乞求。我知道天会愤怒,但你知道天也会颤抖吗?苍穹动摇时,我放声大笑,挥开如意金箍棒,打它个地覆天也翻。从今以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今何在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本馆索书号:I247.59/52
《悟空传》是一本反抗命运的不公、主张冲破枷锁、追求自由、打破界限的小说。作者今何在在自序中说到:“有人说《悟空传》颠覆西游,其实我一点儿没觉得颠覆,我觉得我写的就是那个最真实的西游,西游就是一个很悲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一群人在路上想寻找当年失去的理想的故事。”他们也许弱小,但他们始终不放弃希望。
五百年前的齐天大圣,五百年后戴上金箍,踏上了西游之路。前尘尽忘,他挥棒指向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曾经英俊潇洒的天蓬元帅,转世成为一只猪妖。爱人远在天上,就算终有一天相见,也不忍相认;金蝉子和如来打赌证法,用自己的轮回宿命,来赌世人不屈的反抗之心;小白龙誓死不嫁入天庭,情愿化作一匹白马,用一生沉默为代价,陪伴在爱人左右……总有一天,天宫会再次燃起大火,诸神的权威会再次接受挑战。因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宁肯死,也不肯输。
读完《悟空传》总会想到《西游记》,原来西游的故事还可以这样讲。与《西游记》相比,《悟空传》究竟改写了什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物背景;二是生存法则。人物背景的改变,使得人物性格发生改变,不同的性格使人物看待及对待事物有了诸多的变化,在师徒四人身上很好地突出了这一特点。而生存法则的改变,使得人物的命运发生改变,并且是实实在在地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人物背景和生存法则的不同,产生了新的别具一格的西游故事。
作家晴川曾表示,《悟空传》是一部没有束缚,自创格律的史诗,一声赤裸裸的挣扎于人世的天真的灵魂的呐喊。真诚真实直接坦白,直达人灵魂深处的呐喊。读完这本书,虽然未能全部领会语言中的意义,但仍会与之产生共鸣感,这种共鸣感深深地来自书中所述的生存状态、生命价值和爱情观念等价值内涵。

内容摘录:
1.我一直在想,天下万物,皆来于空,可这众生爱痴,从何而来?天下万物,又终归于空,那人来到尘世浮沉,为的又是什么?
2.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3.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4.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世界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5.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6.原来一生一世那么短暂,原来当你发现所爱的,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因为生命随时都会终止,命运是大海,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尽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到来,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
7.你心中无爱,怎会懂珍惜二字。
8.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地上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
9.因为我想活着,我不能掩藏我心中的本欲,正如我心中爱你美丽,又怎能嘴上装四大皆空。
10.你跳不出这个世界,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出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