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耳提面命的感觉。 ——海莲·汉芙 《查令十字街84号》

《查令十字街84号》
汉芙著|译林出版社|2016.04
本馆索书号:I712.65/130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落魄女作家海莲·汉芙爱书如命,但是她收入不高,生活落魄,于是她非常渴望买到物美价廉又货真价实的书籍。鉴于纽约物价过高,海莲经人介绍联系到了大洋彼岸英国伦敦查令街84号的一家旧书店店员弗兰克。
起初海莲与弗兰克只是简单的商贸往来,但是随着信件的不断增多,两人的沟通也深入起来,彼此了解越来越多,慢慢地二人真挚地传递内心情感。对于海莲来说,二人的书信成为自己落魄生活的慰藉,而对于弗兰克乃至最后与女作家交流的弗兰克家人以及该书店其它店员来说,这也是二战结束后对艰辛生活的一种倾诉。长达20年的书信来往,虽然二人从未谋面,但天涯咫尺却成为知己。
这本书最触动的温暖是,在一个个小幽默里,在不经意中流露,可一窥文字背后深沉真挚的情感。海莲因为经济等原因在德尔先生生前一直没有去过“她的书店”,但当她的朋友们去伦敦顺便拜访书店告知她们是海莲的朋友时却受到了最热情的款待:“我们一说是你的好友,便被大家团团围住......他们所有人都一副要好好款待我们才肯罢休的样子,我们差点就葬身在难却的盛情之中。”
书中有得一知己的美好,有缘铿一面的遗憾。
看着弗兰克对海莲的称呼从“敬爱的夫人”“敬爱的汉芙小姐”“亲爱的汉芙小姐”最后到“亲爱的海莲”,英国绅士的谨言慎行让你会心一笑。书信以无穷的力量在远隔重洋的两地穿越,虽隔千山万水,却消弭心与心的距离。正如张立宪所言“当爱情以另外一种方式展现铺陈时,也并非被撕去,而是翻译成了一种更好的语言。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
还有一位,名叫怀恋。
若你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