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是由农耕文明书写的悠长岁月,时代潮起潮落,那些源于乡土的记忆与文化却历久弥新,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走在现在发展的道路上,若要知晓迈向何处,不如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费孝通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09
本馆索书号:C912.82/50
《乡土中国》是前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重点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乡土中国》各个章节短小精悍,却又全程高能,值得我们反复推敲阅读,书中文字的解读,新概念的提出,儒家伦理道德的考究等等都于这短短十四个章节之中有着精彩的展示,同时费老先生以小推大的写作方式,思维递进性明显,这对我们大学生总是需要写文章也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精彩书摘:
1.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网格,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2.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3.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