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一个幽灵
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
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因此,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韦斯特弗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本馆索书号:I712.55/120
作者简介:塔拉·韦斯特弗,美国作家、历史学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17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当我们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震惊于作者塔拉平淡笔触下的童年生活:她从小生活在美国爱达荷州一个大山里的摩门教家庭,由于她爸爸是一个狂热的信徒甚至伴有躁郁症,他从不允许家中任何一个人拥有自己的声音。她的父亲为了保持信仰的纯洁性,从小就让孩子们远离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一切社会生活,不允许他们去上学,也不允许他们去医院就医,甚至觉得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被政府洗脑。所以她十七岁以前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甚至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家庭教育,感觉塔拉的家庭就仿佛生活在不被美国文明照亮的一个阴暗的角落里,但这正是父亲认为的最安全、最正确的生活。
塔拉还有一个有暴力倾向和控制欲的哥哥肖恩,一不小心就会把她打骨折,而她的妈妈对这一切也熟视无睹,任凭女儿被哥哥暴打,甚至将塔拉的头塞进马桶,也不曾过问一句。虽然也有零星的亲情和温馨流露,但在这些难以想象的疯狂事件面前,连爱似乎都变得无能为力。
塔拉还有一个叫泰勒的哥哥,这个哥哥是首先挣脱这个家庭走出去上大学的孩子,也是在他的鼓励下作者一步步决定她要走出大山去上学。通过闲暇时间的自学她考上了杨百翰大学,之后又陆续获得剑桥奖学金,哈佛大学奖学金,剑桥大学历史博士学位。当她逃离大山,用教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大学生活里一点点接触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打破了之前大山里愚昧狭隘的生活,塔拉的人生充满了阳光。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陷入了一种对于家庭和自我的思考,这种思考常常伴随着撕裂的痛。在塔拉的故事里我们能看到原生家庭的不幸,也能看到教育抚慰人生的力量。教育给了塔拉重新看待家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她开始审视父亲的专断,母亲的懦弱以及自己曾经承受的来自哥哥的暴力。当塔拉每次放假回到家的时候,都会觉得那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又在心底控制住了她,她无法逃脱出这种家庭的控制。当她向家人诉说自己童年所遭受哥哥肖恩暴力侮辱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指责她编造了谎言。父亲还试图通过摩门教的仪式来驱逐塔拉心中的恶魔,塔拉在那一刻真正地明白:和家庭的彻底脱离,才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
精彩摘录:
1、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已。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从地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一即便是就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 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2、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它后来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
3、“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我说,“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
4、我们的生活在轮回——四季轮回,昼夜轮回——在永恒的变换中轮回,每完成一次轮回,就意味着一切未有任何改变。我曾相信我们一家是这不朽模式中的一部分,相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会永生。但永生只属于大山。
5、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