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主张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山月记》
本馆索书号:I313.45/1093
《山月记》是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的第一本中文简体版精选集,收录中岛敦《山月记》《弟子》《李陵》等十篇代表作,中岛敦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如《左传》《论语》《庄子》《史记》《西游记》等,融合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与诡诞的日本怪谈风,他将现代人的思想注入了历史人物中,古籍中冰冷的人物活灵活现,成为了有血有肉、能引人共鸣且充满戏剧感的角色,这本书籍内容独出心裁、文字优美、探究人性的幽暗与自我的存在,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里最喜欢的是首篇同名短篇《山月记》,《山月记》改编自中国经典的神异故事:唐代张读《宣室志》的《人虎记》,书中人物李征,少年时意气风发、文采出众、仅弱冠之时就高中进士,一时名声大振,端的是一派自傲风流。但是接下来的仕途之路却是让他处处碰壁。因为他的天性狷介,也因为他的眼高于顶,所以他看不起那些稗官贱吏;又觉自己的才华不应就此埋没于案牍之中,故而当官没多久就挂冠而去,回家闭门写诗去了。可是,想要仅仅以诗名就流芳百世哪是那么容易的?他到底有没有那个才华且不说,光是由于没有固定收入而导致的生活的窘迫就已压得他喘不过气。于是在数年艰苦创作却仍籍籍无名之后,他被迫屈服了,重新出仕去做了一个地方小官。可是生活的问题解决了,新的痛苦又来了。
在同一官场内,他看着昔日同僚个个身居高位,而他不得不屈膝受辱于从前为自己所不齿的一群蠢货,昔日的风流才子、受人吹捧的人间奇才,如今却成为一个“高龄小官”,人人可以在茶足饭饱后随意谈论,本自尊心狂大的李征,不能接受这样的人生,便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怀疑,在自己究竟是美玉还是瓦砾的自我质疑中不断撕扯,在自己到底是自尊傲骨还是仅仅只是懦弱怯逃中摆荡不定,过高的理想自我,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实自我,让李征不停的挖掘着自己又不停的掩埋。矛盾、纠结、痛苦、苦闷、抑郁、悲哀、绝望……这些思绪和挣扎久久纠缠着他,于是,他疯了。狂呼着遁入野山中,化身为一只人心虎身的怪物,从此面目全非,再无回首。
我为异物蓬茅下,君已乘轺气势豪。”往日的乡党之鬼才,如今的人心兽身之怪物。一心只想当诗人,却一夜之间成老虎。为诗执着半生,乃至丧尽家产,心智迷狂,却最终只能靠幸与旧友相逢才能将诗予以笔录。也是在经历这些之后,李征才明白,为何自己会遭此厄运,其实全都在过去有迹可循:自恃才高,于是眼高于顶,对旁人倨傲不逊;想以诗成名,却放不下身段去投师拜友,仅视别人为凡夫俗子、须眉浊物;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怯弱暴露自己才华不足,于是不肯刻苦用功,唯恐被别人耻笑;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于是孤高自傲,不肯认清现实,安慰自己只是生不逢时。怯弱的自尊心、妄自尊大的羞耻心,让他彻底陷入仅余愤懑与羞恨的泥沼,并最终被摧残心智,迷失自我。
长大之后的我们,做着庸碌的事情,却捧着一颗脆弱的自尊心,却总幻想与他人不同,可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呢?只要人生不到低谷的地步,就永远陷入这种时而自卑、时而狂妄、时而勤勉、时而懒惰中……正如中岛敦所说:“每个人都是驯兽师,那野兽就各人的性情。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所作为,则人生太短。于是我们盼着长大,有独立的人格,能冥思苦想出一些高深的道理,然而身边没完没了的变幻、不安、斗争……恍然发现,人生其实没有规律和道路可言。
我们都只活在当下的瞬间,但是,我们脚下的现在,立刻就会消失变成过往,下一个瞬间,再下一个瞬间,瞬息万变的生活,何处才是我们的安身之地呢?没有,我们一生,只能是在不停的行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