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温馨时光,是小时候摔倒后不疼也要哭两声,为了多在妈妈的怀抱里撒会娇,是放学回家就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边吃边分享学校的新鲜事,是在每一天夕阳西下时刻,拉着妈妈的手,一起散着步。
但丁说:“世上有一部永远都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爱。”即使我们现在已长大成人,但妈妈仍旧守护着我们,给予我们温柔和力量。我们在她的爱中长大,却因外出求学,不能常常陪在她的身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就和图图一起阅读龙应台的《目送》,细微的感受一下,全文没有一个爱字,是怎样把母亲对孩子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放下头脑,用心去感受,用文字滋养心灵,让爱从心底升华起来。

本馆索书号:I267/1122
内容简介:《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推荐理由: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载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着他们的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逐渐才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间,物走星移。我们和父母彼此目送着对方渐行渐远,多希望时间可以慢点,我们可以长久的贪恋这份恩情。
在这本书中,龙应台以细腻温情的笔调,慈悲的情怀,宠辱不惊的书写着三代人的生死离别,贯穿三代人的那根线便是龙应台自己。在《目送》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毫无疑问,《目送》是一封家书,故而含情脉脉,感人至深。值得我们在一个安静的下午捧起书本,细细品读、如琢如磨。
经典语录:1.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2.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在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看着他们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3.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4.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可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巨朵黄花,花谢结果,累累棚上。我就坐在那黄泥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5.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6.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7.相机,原来不是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
8.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9.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向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然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
10.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回头叫你起床。
或许不用忧愁老之将至,因为年老的妈妈也一样可爱,岁月从不败美人,但愿时光可以善待她,愿信院学子们可以成为妈妈的小棉袄,也能长成她未来的铠甲。千言万语,不如常回家看看,如果不能回家,那就在5月9日的这一天,让我们趁着曙光,迎着红日,带着最初最衷心的祝福,对全天下的所有母亲喊出:“母亲节快乐,妈妈您辛苦了!”